2012年,钱、手机、钥匙是人们出门必备的三样,2017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一个手机就能走遍天下;
2012年,智能化在服装行业刚刚兴起,2017年,可穿戴设备已经普及;
2012年,“双11”“双12”开创出电商平台销售的又一狂潮,2017
年,“6.18”“双11”“双12”已成为电商固定的节日;
2012年,凡客估值达32亿美元,公司员工1.3万人,2017年,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活着?
2012年,人们还不知道共享经济为何物,2017年,以“衣二三”为代表的共享衣橱已获多轮融资;
2012年,高库存成为纺织服装企业的重负,2018年,服装大规模定制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转型的方向,按需生产成为趋势;
……
五六年,转瞬即逝。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带给了我们每一天的日新月异。“一带一路”“新常态” “供给侧改革”……“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国家政策和重要论述,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一:“一带一路”
★背景、意义、成果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做出的重大决策。4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17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区。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不久前,本刊在采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时,他表示,“一带一路”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理念和倡议。沿途60多个国家搭建起的全球化经济走廊,必然会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促进各国经贸、文化的融合,以及各领域的合作。中国服装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着互补效应。融入“一带一路”,为我国服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战略契机。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已很有收获,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也占到了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同时,这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拉动时尚消费、促进就业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研也显示,当前,企业进行国际布局的主动性明显提升,海外投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在越南,华孚色纺、雅戈尔、鲁泰等企业棉纱产量超过越南总产量一半。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正借力“一带一路”,构建与相关国家地区产能紧密配合的接单模式。
关键词二:新常态
★背景、意义、成果
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性走势的科学判断,是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GDP增速6.9%,创六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从速度看,去年中国经济增长6.7%,虽较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有所放缓,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位居前列。从结构看,投资与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6.5%。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加强,回暖具有可持续性。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服装行业不重视产品的设计开发、忽视供应链的深度整合等问题。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由大变强最核心的变化是要从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创造,“新常态”下服装行业所面临的调整,对中国服装行业的长远发展是好事,倒逼中国服装品牌从产品、品牌到渠道运营能力的全面升级。
新常态下,企业纷纷放慢脚步,意识到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而不是低成本的个别劳动、资源消耗以及不顾环境的发展,更不可能依靠提高产品价格。新常态下的消费升级也让企业意识到要回归企业、回归产品、回归匠心,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关键词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背景、意义、成果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扩大增加中高端供给的“加减法”,将保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系统发力,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对路”供给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2012年以前,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生产规模增长过快等因素导致整个行业普遍出现库存过高、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公司老板跑路或破产的情况。与此同时,大量消费流向海外,内需低迷。如何控制库存过高并促进消费,成为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而供给侧改革的推出无疑为行业指出了一条“明路”。消费外流与内需低迷矛盾的背后是本土品牌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着力点在供给端,但着眼点应该在需求端。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归宿,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源泉和动力。一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研究和调研用户群体,进一步细分市场,做到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真正了解客户的心声,产品要更美、更接近顾客,引领消费回流。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供给侧改革,中央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些报告里的新词汇为正在寻求转型的服装企业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的外部动力来自于市场消费升级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而内部动力则来自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深化变革和创新实践,让消费者从消费升级的红利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提升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支持。经过五年多的调整与转型,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让按需生产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整个行业的库存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了中国服装品牌。
关键词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背景、意义、成果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以201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顶层设计。财税体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承担了重要的使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目前已取得了多项进展与成果:营改增全面启动、资源税改革顺利推进、消费税征税范围逐渐拓展、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启动等。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今年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服装行业来说,从国家层面上的税改无疑是重大利好。“营改增”可以说是一种减负减税的政策。虽然纺织服装行业本身属于增值税纳税行业,不属于营改增范围,但是本轮营改增将不动产投入全面纳入抵扣项,具有明确的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作为制造业企业,除了原材料成本以外,人工成本等也占有很大比例。原材料成本一直都能进行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未来能够将人工成本同时并入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列,进入企业的进项税额,企业的受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五:互联网+
★背景、意义、成果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正日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短短几年,“互联网+”这个词汇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无到有,从兴起到衰落,尽管这个说法现在有点过时,但这个概念却已经将我们包围,互联网的强大能量使传统服装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对服饰行业的影响力,早已不止于线上,覆盖了从制造环节到零售终端整个供应链,无论是后来提出的O2O还是新零售,其背后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
事实上,数据和内容是互联网+的核心。数据已经成为打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关键,也成为把握市场消费需求的途径,帮助企业重新思考顾客在哪,他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背景、意义、成果
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成长,产生的新动能在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核心是转变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政策。在“新常态”背景下,“双创”的价值及意义深远,成为中国“转型大业”的重要载体。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小规模化、分散化、渐进性特征,社会大众人人可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一系列新型创意模式应运而生。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让中国服装行业涌现出了更多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他们依托于互联网以及层出不穷的买手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性的产品与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原创设计的发展。
除此以外,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也渗透到了服装领域。打造了全球最大时尚C2M平台的衣邦人,通过网站,APP以及微信接单,发送到合作伙伴生产商,10天左右制成成衣并全国配送,2016年营业额超1亿人民币,有20万会员。2017年5月,其衬衫销售破万件。共享经济下,共享工厂、共享租衣平台也悄然兴起,无论是从生产端还是需求端,都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模式。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关键词六:中国制造2025
★背景、意义、成果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工业是中国成为世界有影响力大国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目前,中国工业正处在进军世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关键阶段。
2017年,工信部将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加大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创新中心建设;扩大试点示范城市(群)覆盖面;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工程。近几年,中国服装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两化融合”,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举措,重点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频频发力,来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此抵消要素制约下不断缩水的制造利润。3D打印,VR等全新技术也被应用到服装智能生产领域。
与此同时,互联网发展使得物理局限大大降低,传统生产型企业打破以渠道为核心、生产单一化产品的模式,全力聚焦于生产“极致”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与产品开始出现,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已现端倪。服装行业涌现出了诸如酷特(红领)、报喜鸟等一批在智能制造领域领先的生产企业,开拓了C2M(从顾客到厂商)+O2O(从线上到线下)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服装生产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